逃叛笔记——从Ubuntu 11.04 到 Arch

记得前些日子刚刚升级到Ubuntu 11.04的时候还是觉得Unity没有想象中那么差,而且我也很习惯那样的操作方式。问题是整个系统太不流畅了,CPU经常居高不下,偶尔莫名卡住或者死机。Ubuntu 11.04真的不给力,不是因为Unity,而是因为本身,我觉得这个正式版顶多能算是Beta版。 于是乎,果断逃叛到Arch,为此我还专门买了个U盘来作为安装盘,可让我等了不少天。好了,闲话少说,正题开始,主要是一些粗略的过程和注意点,希望对受不了11.04而准备上Arch的童鞋有点帮助。 准备工作 至少你要有一个安装介质吧,虽说硬盘安装肯定是有方法的,但是那样很折腾,不如传统方法方便。你可以刻光盘,也可以用U盘。这些wiki上写的很详细,不再熬述。顺便说一下,我选择的是64位的系统,我的配置并不高,奔腾双核,2G内存,但是用起来没问题。 还有一件事情非常重要:备份数据!主要是你的/home目录。我的情况是一共/和/home还有swap三个分区。安装后/的分区全部抹掉,/home保留不动,swap随便它怎么搞,反正里面没东西,浮云。 开始安装 主要还是参考wiki,可以事先读几遍,把主要步骤写在纸上(如果你没有打印机),当然,还有就是在安装的时候你可以按Alt+F2切换到tty2然后运行less /usr/share/aif/docs/official_installation_guide_en查看安装指南。 时区稍微留意一下,如果你设置UTC,然后发现时间不对了,不要手动修改,那样会同步到CMOS,导致win的时间乱掉,所以应该选择localtime才对。 前面的步骤很简单,如果你以前用文本方式安装过linux,那就是小case,主要注意的地方是分区设置,/的分区需要(re)create分区,也就是格式化神马的,但是/home的分区千万不能(re)create,至于swap,随便,挂载上去就行。 安装包的时候把base和base-devel全选上,后者以后你要编译程序会用上。 后面配置比较重要一点,一个是/etc/rc.conf,里面有一些地方要修改,比如LOCALE,HOSTNAME,DAEMONS。关于LOCALE说一下,如果你用英文界面,想显示中文并能输入中文,根本不需要设置LC_CTYPE,也就是说保持默认的LOCALE为en_US.UTF-8就可以。不过在/etc/local.gen里面最好把zh_CN开头的几个都取消注释。 还有一个是/etc/pacman.d/mirrorlist,设置源的,我这里lupaworld奇快,基本都是满速。 后续配置 除了上面说的一些,其他自行搞定了然后重启(别忘了拔掉安装盘)就可以使用了。刚刚装好的Arch是没有图形界面的,而是一个CLI的很干净的系统。这里我要感慨一下命令行的强大。当时还没装X(别误解,是指X11)的时候,出了一些问题,我随便装了个叫freetalk的东东,直接就上了Gtalk然后向del童鞋请教去了……当然命令行能做的远不只这些,浏览网页,听歌甚至看电影都可以。不可思议。 动手之前运行一下pacman -Syu更新系统,之后可以参照wiki,安装显卡驱动和X,还有要添加一个日常的用户,不要用root。安装sudo和gksu,还有要把它加入一些用户组,这个用户的名字最好和你之前的系统里的一样,这样home里面的个人文件夹也不要改名字麻烦了,这些都可以在wiki查到。 然后我装了Gnome 3,注意,要把dbus添加到/etc/rc.conf的DAEMONS里面,不然会出问题无法启动。还有要装一些你喜欢的中文字体。然后装一下gdm(同上,也要放进DAEMONS,放在最后一个),如果你喜欢用它登录的话。当然也可以自己敲命令或者其他方法登录到GNOME 3。 之后重启应该就可以进入桌面了。然后随便折腾把,说一下终端中文乱码的问题,在菜单上点Terminal –> Set Character Encoding –> Unicode (UTF-8) 就好了,不需要设置LOCALE那么麻烦。 总结 虽然折腾了两天,但是感觉这一次安装,对linux又有了更深的了解。

Clementine音乐播放器

其实很早就想写一篇blog推荐这个播放器了,到现在为止我用过很多播放器,基本上是觉得越换越好,从一开始什么都不懂,用默认的rhythmbox(当然,后来承认也很优秀)、audacious、甚至totem放音乐,然后试过amorok、quodlibet、exaile,最后到现在clementine,其实都是很不错的播放器,但是我觉得现在我最喜欢这个小橘子。 其实写一篇推荐很简单,一直没写是因为有些小问题没有解决。 Clementine有一个很cool的功能,就是在放音乐的时候加入背景雨声,但是提供这个雨声的文件太大,没有包含在软件里面,而是用的时候从网上stream下来,如果网速快也没什么,问题是,由于总所周知的原因,clementine的官网不知为何访问不了了,所以那一段背景也就下载不回来了。 后来发现它的地址实际上还是做了一个302跳转,跳转后的网站是可以访问的,所以我做了两个尝试,但是最后都失败了。 一是尝试自己编译,按照wiki安装了依赖,在我电脑上这个依赖吓死人,200M多,亏我平时还时不时编译程序成用的依赖都有。然后拖下来,再跑到源码里面找出那些地址,替换成跳转后的地址,保存然后开始编译,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编译不了,是用的什么cmake,这个一窍不通,一出错我就不知道怎么办了。 第二个尝试是想用win下的思维hack一下,在/usr/bin下面找到clementine可执行文件,用ghex2打开,然后搜索到那个提供雨声的url,替换成自己事先准备好的地址(用自己的域名做一个跳转过去),然后保存,再运行。同样无效。 后来只好作罢,一会儿研究一下这个玩意儿是不是可不可以本地缓存。 其他来讲,这款播放器是很不错的,可以根据平时听歌的喜好智能生成播放列表,如果动态模式打开了,可以一边播放一边自动网列表添加歌曲。还有托盘上的图标,一瓣小橘子,橘红色的填充表示当前歌曲的播放进度,黑色指针表示列表进度。还有其他很创新的功能,大家可以试试,最后上一张图(这张图是一个多月之前截取的,在我桌面上放了这么久,你就知道这篇blog拖了多久……)。

编译EVA小记

说起eva,感觉还是很亲切的,第一次用ubuntu的时候是8.04,那时候和姐两个人都是新手,暑假没事做,各自装上ubuntu,然后折腾,交流,那时候显然不知道irc、gtalk之类的高端的东西,所以还是用qq,那个时候用的最多的客户端就是eva(好像也只有这个比较好用一些)。如此,对eva的感情当然很深厚。 后来一直到10.04的时候还是执着用着eva,但是某一天没事做去win下把qq的好有分组改了一通,后来发现eva再也上不去了。登录是成功的,但是登录成功那一霎那就崩溃了。因为学习很紧张,也就再也没去试过,后来改用gtalk,比较偏执地用了很久(现在也在继续),也鼓动了一些同学在用。但是寒假联系一些同学的时候发现还是需要上一下qq什么的,webqq在我这铁通就很杯具了,pidgin什么的,登录qq也很杯具,于是没办法,开始重新捣鼓eva,嗯,这就是序言,太长了…… 好了下面进入正题。 1、首先下载源代码 svn co https://evaq.svn.sourceforge.net/svnroot/evaq evaq 2、然后进入到编译的目录 cd evaq/trunk/eva/ 3、没有configure脚本,这一步貌似是生成的吧(IRC上高手告诉我的) make -f admin/Makefile.common 4、对了,依赖还没解决呢,因为eva源里有,所以可以这样一下子就安装所有依赖包 sudo apt-get build-dep eva 5、然后就可以configure啦,修改一下prefix,因为依赖一个libart的包,源里的版本貌似用不上,也就算了,用–without-arts忽略之 ./configure –prefix=/usr –without-arts 6、不着急make,这里有个问题,在./src/libeva/这个目录里有个evamemo.cpp文件有问题。打开之,第144行,那个itoa函数,据说不是标准库里面的,所以make的时候会出错,因为不会C,所以请IRC上的高手帮忙用sprintf函数改写了一下。也就是将 itoa(EvaUtil::read32(decryptedBuf+pos),qqid,10); 这一句删掉,改成: sprintf(qqid, “%d”, EvaUtil::read32(decryptedBuf+pos)); 然后保存之,就可以编译了(如果CPU是双核就加上-j2参数,否则就直接make) make -j2 7、然后安装(需要事先卸载掉源里安装的eva) sudo make install (但是这一步我一开始运行出错了,后来我运行了make installcheck之后才管用) 大功告成!可以运行eva了,在程序菜单里就可以发现启动项。

系统升级后故障修复一例

前两天在亲戚家,电信的网络,速度快,正好闲着没事,就把ubuntu从10.04升级到了10.10,结果就出问题了。 表现是,开机后在gnome的登录界面出现之前就卡住,屏幕一片黑,什么提示都没有。 然后进了recovery mode,发现是因为xorg无法启动,原因是没有显卡驱动。 之前10.04的时候源里的intel显卡驱动有问题,于是自己编译了一个,所以升级的时候没有给我升级上去,编译的那个不知道为什么也不能用了,所以图形界面就启动不起来了。 只能进入到命令行,但是当时的网络环境很奇怪,显示无线连接到猫,然后拨号。因为命令行下我不会用无线,所以直接找了一根线连上了猫,然后设置了宽带拨号,第一次很正常,ping google能通,w3m也能正常浏览网页,等我重启之后再去拨号,虽然能拨通,ifconfig也能看到ppp0的状态很正常,但是ping外网都不通,看了一下iptables里面有很多DROP,不知道是什么程序给设置的,不会弄,无奈。 回家之后网络就简单了,路由器,直接插线,成功上网。用aptitude找到intel显卡驱动,装好,startx,一切正常。

用Rhythmbox听Podcasts练听力

最近开始练习听力。听力练习分为精听和泛听。精听暂且先不说,先说泛听。 泛听的材料一般都是广播里的新闻节目之类的,我以前用收音机听过,不是很给力,信号也不好(可能是我的收音机不好),后来就把收音机送人了。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在网上听,网上的资料太多了,逛了很久,觉得还是听BBC, VOA, CNN之类的大网站的新闻比较方便,要是下载别人整理的合辑什么的,其实很麻烦的。 但是还有个问题,就是我的电脑太重了,不可能每天背到学校去上网听新闻。而这些在线听的新闻虽然我相信通过技术手段能下载到,但是一个一个去下载太麻烦了。 于是,我发现了Podcast这么个好东西。 我本来以为要用iTunes什么的,后来就在RSS订阅了一些感兴趣的节目,然后下载回来,放到mp3里带到学校去听。其实这样也有点小麻烦。今天上豆瓣,无意中发现了Podcast学英语小组,然后经过几个链接倒腾倒腾,发现了这个帖子,尝试点了那个订阅,地址是itpc协议的,然后火狐建议用Rhythmbox打开,再然后,就真的打开了…… 以前一直小瞧Rhythmbox,因为我不喜欢用mp3标签管理音乐库,而是喜欢用目录结构的。今天发现这个播放器其实很给力,可以识别我的mp3,估计应该可以文件操作,听Podcast可以显示封面(这个貌似应该不是什么特色),其实想想也应该是,不然怎么会成为Ubuntu的默认播放器,呵呵。 听了几个新闻,发现缓冲在~/Music目录里,正好可以拷进mp3第二天继续听,很给力。

关于一种具有超级牛力的外语学习方法

最近一个阶段的学习过去了,在想调整一下方法,因为我以前说过,现在突然不会学英语了。整理了一些方法之后觉得还是欠妥,本想准备月底再说,后来去学校的书店逛了一下,发现了一本书。 书名叫《超觉英语学习法》,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看到名字我就知道里面讲的什么了,甚至能够大概猜到举了什么例子,用了谁的理论,因为这种方法我太熟悉不过了。 大概的就是这样,不要用逻辑去推理语法,要培养语感,要多诵读多背诵,要用右脑,要无意中记忆,要放松。可以实现短期内搞定英语,单词在短时间里大量记住,写作什么的下笔成章,总之很牛。 之前我读过很多七田真写的关于右脑记忆的书,有人不相信,而我对于这一系列的理论而折腾出来的方法深信不疑,刚刚那本书,其实说的很对,有人觉得不可思议,说是吹牛,因为他们没体验过。说实话,我在中学的时候就是一直这样学英语的,做题什么的,也不用什么方法,记得以前老师提问我为什么选这个不选那个,我说不知道,但是就是对。还有同学给我计时让我几分钟内记一个单元的单词,最后把他们惊讶地目瞪口呆什么的。高中上了一半之后就再也没听过英语课,但是班上能考的过我的人没几个。太多的例子了。 为什么我会想起这些,因为我觉得很悲哀,这么多年的教育让我渐渐偏离了这种方法,甚至多多少少失去了相应的能力。看到了这本书,一下子想起了过去。我一直觉得,小学生或者初中生的记忆和学习的能力可能要比我们这些大学生强很多。 我还是想出一些方法来让自己回到之前的方法和感觉上去比较好,有兴趣的同学或者学习外语很头疼的同学可以参考这种方法一起探讨实践。 先从我们常说的Input和Output说起,再分为有声和无声,可以画成这样的图。 ____________输入    输出 有声|       听       说 无声|       读       写 从输入到输出,中间在起着催化作用的就是“语感”,或者说是一种语言的能力,语言学里有个假设,每个人的脑中都有一个习得任何语言的装置,叫做LAD,无论是否存在这么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我们只假设,你有这种天生的能够习得语言的能力。其实很简单,想像你小时候怎么学习中文,没有人教你什么语法,你只是听大人反复说,然后你跟着说,然后你自然而然地会自己造句了,自己会说了。我们学习二外也应该这样的,只要你有大量正确的输入,久而久之就会有输出的能力。 对照上面的图表,应该是从听开始,但是相比之下,对于成年人来说,单纯的听并没有多大作用了,你不会像小孩子一样觉得好奇而去模仿,反而会从耳边一听而过。所以,应该用一种极端的方法,自己反复读给自己听,就好像把那些东西硬是挤压进脑子里一样。对于图中的读,我的意思是默读,就是看的意思。这个是下一步了,就是快速阅读,这个我现在已经失去大部分这样的能力了。简单说,就是不要在脑中发出声音,而是从眼睛看到的文字符号,立刻转化成含义传送到大脑。这个,得多加练习,注意力要集中,但是又要恰到好处地放松,然后去扫视文章,练习多了即可一目十行。 其实说到底还是一个字,读。我在高中的时候,总有人问我怎么学英语,我跟他们说,读,大声地读,死命地读,读到你能不看书就能读出来(其实就是背)。 最后想说一下关于词汇。个人认为最好的积累词汇的方法,是在语境中积累。但是如果你要参加什么考试,亟需大量词汇,集中背单词也不是什么坏方法。但是记单词,当然有诀窍。先看十几二十个,精神放松,然后快速地看,每个词不要停留太多时间,然后回想自己记住了多少,没记住地再快速地看,就是这样一遍一遍,快速地看过去,基本就没问题了。甚至你可以边哼歌边背单词,获得更好的效果。 说的也不是太详细,反正,这种方法,重要的是感觉,到了那个时候,你就自然能感觉到这种感觉了。

WordPress博客迁移又一例

今天又迁移了一下,据说原来的空间要封号,汗,本来不想迁的,最后还是迁了…… 上次是从Dreamhost Apps,过来的,因为目录结构和数据库什么的相比普通的,不太一样,而且权限太少,折腾死了。 这次迁移就简单多了,FTP把所有东西拉下来再上传到新空间(我想知道FlashFXP怎么用),数据库备份再导入,域名重新绑定,就OK了。 新的空间RSS应该没问题了,就这样,明年合并Blog时候再大折腾,现在没时间,将就用着。

WordPress博客迁移一例

之前用的是Dreamhost Apps,基本满意,缺点就是不能自己上传主题安装插件,本想就这么将就着用用,后来也觉得不爽了,于是找了一个免费的空间,把blog迁移过去了,域名不变。大致步骤如下: 1)在Dreamhost Apps的Panel里提交一个备份数据库的请求,然后他们备份好会发到邮箱里。 2)解压那个备份的包,得到一个文件,用自己喜欢的编辑器打开替换里面所有”wp_xxxxxxxxx” 为”wp_”(x为一串数字,自己找一下,每个人都不一样,会在里面出现好多次的,很明显)。 3)在新的空间的panel创建一个数据库,架设名字是wp_blog,数据库用户名是wp_user,然后修改刚刚那个文件的开始Database: 后面改成刚刚创建的数据库的名字,本例为wp_blog,保存然后打包为gz格式,作为备份上传,恢复(覆盖)掉刚刚的数据库。 4)下载Wordpress程序,修改wp-config.php中对应的数据库名,用户名、密码,然后从FTP上传整个Wordpress程序。 5)设置域名,指向新的空间,可能要等很久。 6)访问新的域名,可能会因为主题不一致而显示不出,所以直接登录后台(wp-login.php),可能会提示要升级数据库,升级好后则可进入后台,设置一下主题,之后主页即可正常显示。 PS:本例中域名不变,如果域名改变,可能要手动改数据库,或者有其他什么更好的方法,我没试过。 重要:忘了,备份的时候,除了数据库,还有uploads里面的所有文件,dreamhost apps没有ftp后台,所有只能用爬虫把图片什么的爬下来,然后把这些文件传到新的blog的uploads里面,我备份的时候忘了,现在域名转到新的了,旧的访问不了,有点麻烦,正在想办法恢复。

魅族M3播放列表制作工具

博客里没多少技术文章,贴上来充充数:) 没学过bash,边搜资料边请教别人边写,写了两天,nnd,累死了。 #!/bin/bash IFS=’ ‘ dirscan() { ls -1 “$1” | while read filename do if [ -d “$filename” ]; then cd “$filename” dirscan `pwd` cd .. else path=”${PWD//\//\\}” path=”${path//\\media\\MUSIC\ CARD/}” listname=$(basename “`pwd`”).M3U pathnname=”${savepath}/${listname}” [ ! -e $pathnname ] && touch “${pathnname}” extname=`echo “$filename” | awk -F. ‘{print $NF}’` if [ “$extname” == “mp3” -o …

根据cue文件分割ape和flac的方法

本来在ubuntu-cn的blog上发了,但是好像那个blog系统换了,以前的日志也没有了。 今天瓣瓣问了才想起来这个,还好在其他论坛发过一份,还能找到。 现在再弄回来,以便以后用到。 ========================================= 因为习惯用quod libet,而它不支持ape,偏偏我很多用驴子down下来的无损都是ape 而且,我的Meizu mp3可以支持flac,不支持ape,而且,整轨的flac我的mp3也放不了。 所以,就开始折腾,把整轨的ape分轨成flac输出来。 查了很多资料,终于搞定了! 先下载这个,是monkey’s audio cadec http://forum.ubuntu.org.cn/download/file.php?id=44380 然后编译安装,这个很简单. ./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 我编译的时候没发现什么依赖问题,一路顺利! 下面的方法其实也是别人blog的,忘了是哪位大虾的了,先感谢一下。 需要的工具有flac,shntool ,ubuntu下安装: $sudo apt-get install flac shntool 然后 $ shntool split -t “%n.%p-%t” -f example.cue -o ape example.ape -d output -d 指定分轨后的falc文件的输出目录,不指定的话在当前目录生成 -t 指定输出文件的文件名格式,%n是音轨号,%p是演奏者/艺术家, %t标题 哈哈,爽了! fox@fox-laptop:/media/Media/音乐/中文/云之南2$ shntool split -t “%n – %t” -f …